来源: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11月27日,据彭博社报道称,摩根大通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并认为明年中国股市实现可观收益的可能性现已超过遭遇重挫的风险。
彭博社称,该行策略分析师列举了多项支撑因素,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消费提振政策及公司治理改革等,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明年中国股市上涨。摩根大通分析师还预测,亚洲股市2026年可能实现温和至强劲的涨幅。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预计将攀升至1025点,较11月26日收盘价存在约15%的上涨空间。该机构当前对中国、韩国和印度市场的评级为“超配”;对东南亚地区则建议“低配”。
此外,上海证券报27日获悉,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发布2026年展望报告。展望2026年,该机构保持对的建设性看法。基准情景下,其对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预测为5200点,较11月24日收盘价存在17%的潜在上行空间。悲观情景和乐观情景下,该机构的目标点位分别为4000点和6000点。

2026年,摩根大通看好四大投资主题。首先是“反内卷”政策的加速落地,这有利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结构性上行。目前市场对沪深300指数的2026年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一致预期分别为12%、11%,在亚太市场中排名居中。其次,2026年全球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增长,利好中国相关供应商,更多的本土化标的和AI变现概念股有望受益。第三,全球宏观环境景气度回升,尤其是海外主要市场财政及货币政策宽松,将为上市公司的海外销售提供支持。最后,中国消费市场复苏,低端和奢侈品消费均有望受益。
通过市值、日均成交额和海外收入等指标,摩根大通筛选出能够把握中国创新机遇的IT和医疗保健类A股标的,并预计到2026年初,市场风格或从价值股转向成长股。摩根大通同时提示称,潜在下行风险方面,沪深300指数的2025年四季度市场一致预期每股收益可能下调,尤其是科技和医疗保健板块。此外,地缘政治风险也是潜在扰动因素。